服务能力这样衡量!评价规范即将发布
服务能力这样衡量!评价规范即将发布
“这是一场激烈的“辩论会”吗?
不不不,
这是一场专家会议。”
12月6日
由吉林农业大学吴莹教授;吉林省商务厅郭浩清主任;吉林省标准研究院魏薇、矫珑专家;吉林省卫生监督所张博专家;长春市妇联方邡处长;长春英杰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杨丽艳总经理组成的吉林省地方标准专家审查委员会,对吉林省家庭服务业协会编制的《家政从业人员服务能力评价规范》进行审查。
现状
从业人员缺乏标准和规
“家政服务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目前仍存在不规范、不诚信的野蛮生长现象。”
这不,
典型反面案例来了!
搜狐母婴一则这样的消息,让人气炸了:保姆不咋爱干活 每天还要午睡仨小时!
估计很多雇主遭遇过史女士类似的情况,明明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却凭空多了烦恼。
目前家政市场仍然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评价标准和客户认同不统一,这也是家政市场供求矛盾主要原因之一。
收费和服务没有统一标准。找同样类别的保姆,在不同的家政公司,会问出不同的价格;不同的保姆请回家,提供的服务也千差万别,这就让雇主很纠结。
“家政员基本在很多家政公司都挂靠,流动性还强,几个月换个公司,所以他们的工作经历、客户评价等很难核实。”某家政公司负责人很苦恼。
家政服务质量,是目前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待
现代家政其实应该这样
在许多人眼里,家政员就是做做家务、扫扫卫生、带带孩子,身份是“保姆和佣人”,目前的状况也的确差不多是这种形式。家政公司大多数也都是起到一个中介的作用,所以整个行业处于小、散、弱的局面,缺乏统一的行业服务规范和监督体系。
其实,“家政”一词的定义远远不是如此,360百科的解释是:现代意义上的“家政”,是以家庭为服务对象,协助家庭成员对其各类事务进行实际操作和科学管理的过程。
要想达到这一层面,也必须让家政行业有标准和规范才行。
去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7个部门印发《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方案(2017年)》也强调,围绕完善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家政电商等新兴业态的服务标准和规范,鼓励制定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推进家政服务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
正源于此,吉林省家庭服务业协会针对我省当前行业发展需要联合吉林省标准研究院,共同起草了《家政从业人员服务能力评价规范》。
标准发布后,将为家政从业人员职业化发展提供评价依据、指导家政培训机构、服务机构开展以从业人员知识、技能、经验为要素的培训方向问题。
更重要的是,将提高家政员的职业自豪感并将为大家寻找满意的家政员提供了有力保障。
“家政服务人员专业水准,要有明确要求,并监督执行到位,让消费者的钱花得值得”。
展望
让标准和规范成为一种习惯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统一的标准,同样也离不开行业自身的规范。
据悉,商务部将建立包含家政服务员自然人基本信息、从业经历和服务技能等内容的家政服务员档案数据库。
这个信号表明什么?就是让诚信服务的家政从业人员得以展示、失信家政从业人员得以现行。
相信咱家政员都愿意成为一名合格的家政人,只是不知道从何如手,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自己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理想的家政行业是什么样的?可能每个家政员心里都勾画过这样的场面:自己技能过硬,和雇主平等对话,并且像一家人一样,融和在一个温馨的环境中。
从国家到地方,家政行业监督部门也都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理想的家政行业努力着。
《家政从业人员服务能力评价规范》审议通过后,将规范我省家政从业人员服务能力评价要素、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引导家政服务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
而且,让标准和规范成为一种习惯,才能使家政行业越走越远,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
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
真是令人充满期待!